《许三观卖血记》

记得大学的时候,中午休息读几页《活着》,这也是我读的第一本余华的书,这一读便喜欢上了他的写作手法,用小人物写出了大历史,《许三观卖血记》更是如此,整本书篇幅不长,却很耐读,读的过程中既有想笑的时候,也有想哭的时候。

许三观用卖血度过了人生的种种坎坷,娶媳妇、给大乐治病等等。很喜欢这几个片段。

第一段是适逢荒年,家里天天吃粥,许三观生日那天给儿子们“炒菜”,望梅止渴,听得我都流口水。

“我先把四片肉放到水里煮一会,煮熟就行,不能煮老了,煮熟后拿起来晾干,晾干以后放到油锅里一炸,再放上酱油,放上一点五香,放上一点黄酒,再放上点水,就用文火慢慢地炖,炖上两个小时,水差不多炖干时,红烧肉就做成了…“许三观听到了吞口水的声音。”揭开锅盖,一股肉香是扑鼻而来,拿起筷子,夹一片放到嘴里一咬……”许三观听到吞口水的声音越来越响。“是三乐一个人在吞口水吗?我听声音这么响,一乐和二乐也在吞口水吧?许玉兰你也吞上口水了,你们听着,这道菜是专给三乐做的,只准三乐一个人吞口水,你们要是吞上口水,就是说你们在抢三乐的红烧肉吃,你们的菜在后面,先让三乐吃得心里踏实了,我再给你们做。三乐,你把耳朵竖直了……夹一片放到嘴里一咬,味道是,肥的是肥而不腻,瘦的是丝丝饱满。我为什么要用文火炖肉?就是为了让味道全部炖进去。三乐的这四片红烧肉是……三乐,你可以慢慢品尝了。接下去是二乐,二乐想吃什么?”

第二段是文革时期,许三观给许玉兰送饭,让我体会到了,不管夫妻之间平常怎么吵嘴,关键时候,能站在你身边陪着你的,还是那个每天和你在一起的人。

有几个人看到许玉兰坐在凳子上吃饭,就走过来往许玉兰手上的锅里看了看,问许三观:“你给她吃些什么?”许三观赶紧把许玉兰手上的锅拿过来给他们看,对他们说:“你们看,锅里只有米饭、没有菜;你们看清楚了,我没有给她吃菜。”他们点点头说:“我们看见了,锅里没有菜。”有一个人问:“你为什么不给她在锅里放些菜?全是米饭, 吃起来又淡又没有味道。”许三观说:“我不能给他吃好的。”“我要是给她吃好的,”许三观指着许玉兰说,“我就是包庇她了, 我让她吃米饭不吃菜, 也是在批斗她……”许三观和他们说话的时候,许玉兰一直低着头,饭含在嘴里也不敢嚼了,等他们走开去,走远了,许玉兰又重新咀嚼起来,看到四周没有人了,许三观就轻声对她说:“我把菜藏在米饭下面,现在没有人,你快吃几口菜。” 许玉兰用勺子从米饭上面挖下去,看到下面藏了很多肉,许三观为她做了红烧肉,她就往嘴里放了一块红烧肉。低着头继续咀嚼,许三观轻声说:“这是我偷偷给你做的,儿子们都不知道。”

第三段是许三观为了给儿子大乐治病,连续卖血。世上对自己最好的莫过于父母。

许三观说到这里,停了下来,呼呼地喘起了气,来自北荡乡下的那个老头对他说:“你这么连着去卖血,会不会把命卖掉了?” 许三观说:“隔上几天,我到了松林还要去卖血。” 那个老头说:“你先是把力气卖掉,又把热气也卖掉,剩下的只有命了,你要是再卖血,你就是卖命了。” “就是把命卖掉了,我也要去卖血。”许三观对那个老头说:“我儿子得了肝炎,在上海的医院里,我得赶紧把钱筹够了送去,我要是歇上几个月再卖血,我儿女就没钱治病了……” 许三观说到这里休息了一会儿,然后又说: “我快活到五十岁了,做人是什么滋味,我也全知道了,我就是死了也可以说是赚了。我儿子才只有二十一岁,他还没有好好做人呢,他连个女人都没有娶,他还没有做过人,他要是死了,那就太吃亏了……” 那个老头听了许三观这番话,连连点头,他说:“你说得也对,到了我们这把年纪,做人已经做全了……”

第四段,许三观老了,路过胜利饭店,这次不为了什么事情去卖血,只是想起每次卖血之后都去吃一盘炒猪肝,喝二两黄酒,这次只是想去吃猪肝才去卖血,结果血头说许三观老了,身上的血都是死血,没人会买他的血了。他因为自己不能再卖血而哭泣,怕要再有什么灾什么难,不知道如何去解决。其实这就是很多父母的真实写照,即使年老也想着要为子女做点什么,哪怕是付出生命。

最后,幸好,结局不是悲剧。